新闻中心

龙柱与文化柱的制作及安放环境

曲阜大成殿为代表龙柱原为明弘治十三年(公元1500年)敕调徽州工匠刻制,清雍正二年火灾后重刻。

两山及后檐的18根八棱磨浅雕石柱,以云龙为饰,每面浅刻9条团龙,每柱72条,细心的工匠在石柱上记下了雕刻的龙的总数,共1296条。

前檐的10根为深浮雕,所谓深浮雕,是由于起位较高、较厚,往往利用三维形体的空间起伏或夸张处理,形成浓缩的空间深度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,

使浮雕艺术对于形象的塑造具有一种特别的表现力和魅力。

每柱两龙对翔,盘绕升腾,中刻宝珠,四绕云焰,柱脚缀以山石,衬以波涛。

10根龙柱两两相对,各具变化,无一雷同,造型优美生动,雕刻玲珑剔透,刀法刚劲有力,龙姿栩栩如生。

这是曲阜独有的石刻艺术瑰宝,相传清乾隆皇帝来曲阜祭祀孔子时,石柱均用红绫包裹,不敢被皇帝看到,恐怕皇帝会因超过皇宫而怪罪。

龙柱适合安祠堂门口做地标性建筑。  比如;龙柱安放在寺庙或宫殿大殿立柱,一般尺寸3米到5米左右。

或者放在大型室外,广场巨型浮雕九龙柱位于万福广场中心位置,高19.99米,直径3米,重总量约260吨,精选白色花岗石雕刻而成,中心水池直径26米。

水池周边采用白色花岗岩雕栏玉柱并嵌入8条1.99米高、直径为45百米的小龙柱与九龙柱相呼应。

 

下一条:龙柱的样式